戶外LED廣告粘性最高,TOP10品牌“爭先恐后”續投!
2023年,要說最拉風的戶外廣告媒體,當屬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成的巨型球建筑——MSG Sphere,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形沉浸式體驗中心。據悉,這個一天廣告費近千萬的球面外立面被120萬個拳頭大小的LED燈源全覆蓋,可播放任何編程的3D影像。其靈活的表現形式、被拉滿的沉浸感,以及美輪美奐的效果,為觀者帶來了極為震撼的視覺體驗,在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后,已然成為歐美網紅打卡地。
一塊巨大廣告牌在全球范圍內刷屏,也讓LED廣告媒體再度被聚焦在人們的視線之內。與此同時,2023年中國LED顯示屏市場需求逐漸復蘇,電子屏媒體也在 “策馬狂奔”。
1、發展態勢投放花費波動向上發展
近年來,電子屏媒體呈現出波動上升的發展態勢。期間,出行人數減少對戶外廣告造成一定沖擊,2021年稍緩,電子屏投放刊例花費重回投放高位,實現同比增長12%,凈增長6%。隨著多點爆發,電子屏隨之回落,2022年同比下降15%,凈增長下降18%。2023年,影響消散,但經濟及產業緩慢回暖,電子屏媒體頂住短視頻及互聯網沖擊的壓力, 1-10月投放總額達204.46億元,為歷年最好,同比增長達17%,刨除增收范圍及刊例變化,凈增長僅下降1%,一改大幅下降頹勢,發展向好。
2、品牌數量處于快速上升階段
從品牌數量對比值來看,電子屏投放品牌數量處于快速上升階段。2023年1-10月,電子屏投放品牌數量為5190個,同比增加824個,與去年同期減少544個相比,增幅進一步加大。數字經濟浪潮來臨,屏幕成為信息交互的第一觸點和重要端口。作為最接近用戶網絡使用習慣的戶外媒體,電子屏媒體對品牌吸引力與日俱增,品牌向電子屏媒體回流速度加快。
3、媒體占比份額穩定,體現較強發展韌性
從媒體占比情況來看,樓宇液晶、地鐵及電子屏媒體成為戶外廣告的主投媒體。盡管樓宇液晶一再擴張,多數媒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但戶外電子屏媒體投放份額始終穩定維持在10%以上。2021年占比份額較高,達13%;2022年微跌2%,2023年再度爬升1%,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隨著戶外人群的回歸與增多,以及媒體技術的創新與升級,電子屏媒體價值仍將持續釋放。
4、市場分布逐漸向二三線市場轉移
從市場占比來看,電子屏媒體始終以一二級市場投放為主,兩者投放份額分別都在36%以上。2019年1-10月,一二級市場合計占比高達90%。不過隨著下沉市場消費能力的崛起,市場份額開始向二三級市場轉移。2023年同期,一二級市場合計占比僅有77%,一級市場份額從45%下跌至36%,三級市場則由2019年的10%上升至23%,這與一線市場優質電子屏開發難度大、媒體公司競爭白熱化有關。二線城市消費市場需求旺盛,份額雖有微弱下降但仍保持在40%以上。未來,電子屏乃至戶外行業想要尋找新的市場增量,二三線市場將成為開發的重點。
5、行業分布多數行業投放同比增加
從投放行業來看,電子屏主投行業格局變化不大。歷年來,電子屏媒體以酒類、娛樂休閑、服務業、網站、交通、房地產為主投行業。
2023年1-10月,電子屏媒體投放TOP15行業中,除酒類、房地產、金融、家電等行業同比下降之外,其余行業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影響消除后,娛樂休閑、服務業行業投放出現恢復性增長,同比分別增加92%、46%,與去年分別下跌23%與16%相比,增速加快;受消費者消費觀念轉變影響,郵電通訊、個人用品、服飾、化妝品、飲料、食品等日常消費行業已連續三年實現同比增長,表現不俗。
6、TOP10品牌續投率高,品牌黏性較強
電子屏投放TOP10品牌中,僅有軟件類“大智慧”一個新增品牌,其余品牌全部為續投品牌,電子屏媒體對品牌黏性可見一斑。其中酒類仍是投放大戶,相關品牌占4席;郵電通訊次之,占3席,網站占2席。“58同城生活”以6.23億元的投放刊例花費拿下投放首位。與去年同期相比,除“郎酒”、“安居客”、“洋河”投放同比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OPPO為新品“OPPO Find X6移動電話”、三星為Galaxy Z Flip5移動電話均選擇在電子屏進行投放并且雙雙躋身前十。對于有品質格調、畫質像素及受眾畫像有一定要求的品牌來說,電子屏媒體正成為新品上市的絕佳宣傳窗口。
隨著技術與創意發展的日新月異,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電子屏、3D大屏將會成為高端品牌的主流選擇,高端、奢侈品牌的投放使用將會更加頻繁。同時,電子屏媒體也需要堅持產品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數字廣告能力,為品牌積累人群資產,帶動廣告效果和效率的提升,才能成為更多品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