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廣告投放怎么樣通過場景渲染來實現“沉浸式體驗”!
豐富內容、升級技術、打造城市精神文明,近期案例彰顯戶外廣告多維助推構建智慧城市,眾多廣告主和媒介主都在思考戶外廣告投放怎么樣通過場景渲染來實現“沉浸式體驗”,下面我們來一起跟著小編一起看看!
戶外廣告投放怎么樣通過場景渲染來實現“沉浸式體驗”!
一、輸入精神暖流,打造城市人文
戶外廣告能裝載的創意無限,多樣的形式打造了無邊的內容載體,既能夠成為傳播陣地,也能成為精神綠洲。
最近,新華書店在上海新華街道,聯合中國電信用路邊的電話亭,共同打造了公益“快閃書店”。
既是廣告,也是在心靈上的對話。戶外廣告形式為新華書店帶來了新的商業價值,吸引了無數人的打卡。這種創新營銷和跨界嘗試,也是新華書店積極轉型,擁抱時代新需求的縮影。
在國外,也有一項搭建心靈橋梁的戶外廣告,它通過設置公共議題,來與人們進行一場心靈對話。
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了變革世界的17個目標,從“保護海洋”到“結束沖突和腐敗”等,這些全球目標也被稱為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到2030年消除極端貧困、不平等和氣候變化。
時過七年,這一目標仍進度緩慢。accenture將全球目標重新定義為“世界待辦事項清單”,通過戶外廣告的形式在世界各地展播,提高當下人們對這些目標的認識和理解,向可持續發展邁進。這樣的戶外廣告,深刻而打動人心。
二、升級科技助力傳播公共事件
最近,2022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廈門舉辦,結合地標建筑展現的元宇宙AR秀,震撼表現為活動的盛大召開加持助力。
線下主題地鐵的布置,也充分營造了活動氛圍,科技和藝術的創意融合,打造別樣的視覺盛宴,讓市民感受更好的乘車體驗。
除此之外,廈門地鐵還將電影與元宇宙相融合,在地鐵站融合AR科技,市民可通過手機感受虛擬內容與真實物理空間的完美融合,與虛擬空間實現互動,開啟一場沉浸式體驗。
“從地下到天上”,戶外傳播內容無限廣泛。10月31日, 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搭乘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3788亞洲之光地標巨幕,結合酷炫的3D內容,祝賀中國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成為了新穎的藝術光景。
三、提供智慧方案,傳遞價值信息
紐約的創意機構Koto與《華盛頓郵報》合作,圍繞報紙上新的個人健康版塊Well+Being發起了一項戶外營銷。(該版塊通過專業的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營養學家的文章提供健康建議和最新的研究)。
圍繞大家在谷歌或DuckDuckGo中搜索的問題,如:我為什么老想吃夜宵?我為什么跑步的時候腳疼,工作和生活可以平衡嗎?戶外大屏上通過彈出網絡窗口和聊天氣泡,展現特別的親和力,讓大家感受到城市的關懷。
在國內,同樣不斷涌現著這種價值信息的傳遞,其內容結合戶外媒介成為了新的藝術。走在路上,它們轉眼間就能給過路人一個驚喜。
例如近期杰克丹尼在北京西單的戶外大屏,打造了細膩的裸眼3D作品,3D技術+高清大屏升級了產品情調,讓路過商圈的城市居民,感受到浪漫的都市氛圍,傳遞了「精彩每一刻」的生活態度,從而展示了一套優雅精致的生活方案。
從戶外渠道獲取這些信息和內容,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廣告,而是讓市民身處在這座城市,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更全面地來說,這些戶外廣告也能幫助城市打造魅力生活街區,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們不僅是當地文化的象征,也是與國際視野的接軌,展現著城市藝術的潛力,升級了更多城市建設方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