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文化旅游產業成熱門,文化旅游產業應該怎么樣投放戶外廣告?
今年上半年,經濟的復蘇,帶動了文化市場的繁榮和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各大演唱會、音樂節、迎來爆發期。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506場,票房收入24.97億元,觀眾人數550.10萬人次。其中,二季度演出428場,環比增長448.72%,演出票房收入22.31億元,環比增長738.6%;觀眾人數482.33萬人次,環比增長611.71%。
旅游行業強勢復蘇,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熱成為旅游新風尚,“旅行+演藝”“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館”受到市場青睞,各地相繼推出看展式社交、國風漢服、圍爐煮茶、音樂雅集等活動,演唱會、音樂節所在地游客爆滿,“文化+旅游”的復合型玩法帶動特色旅游熱度不斷攀升。
1、旅游城市品牌傳播力榜單,你游了么?
從旅游城市看,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在旅游城市品牌傳播力榜單中拔得頭籌。其中,大唐不夜城推出的“盛唐密盒”從線下火到線上,成為上半年成功打造的文旅IP。2023西安草莓音樂節、持續數月的西安春季文化旅游活動、中亞峰會以及西安秦嶺生態旅游季等活動為西安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熱度。
三亞在2023年上半年表現也相當亮眼,三亞在春節季圍繞“年味滿三亞,金兔到萬家”營造了濃厚的新春氛圍,全面激發三亞旅游市場活力。三亞還在春季舉辦了海南國際文創周、端午S2O三亞電音節,均打造出專屬海南自貿港的海島盛會。
淄博成為旅游市場一顆閃亮的明珠。在整個春季,國內幾乎所有的旅游美食話題都被“淄博燒烤”所攻占,成為一種現象級“圍爐夜話”, 甚至有國際友人不惜搭“飛機”穿越大半個世界來淄博擼串,熱度持續數月仍未退潮。
北京旅游資源豐富,故宮、天安門、國家博物館等傳統文化地標熱度不減,音樂節及大部分演唱會一票難求。此外在5月還組織推出了502項文旅惠民舉措、首屆北京博物館活動月等活動,夯實了首都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
2、文旅產業穩開高走,戶外廣告投放一路遞增
今年我國文旅產業呈現穩開高走、持續回暖的態勢。
中天數據顯示,今年在文旅產業的帶動下,娛樂休閑行業廣告呈現一路增勢,前5個月的廣告投放同比增長23%。
從月投放走勢看,隨著五一、端午節、畢業季、暑期的到來,4、5月份的廣告投放顯著升溫,同比飆升67%和69%。
從娛樂休閑行業細化的品類看,今年前5月文化活動、旅游、媒體、酒店、企業形象、健身房等品類廣告增幅強勁,兩大支柱品類文化活動和旅游占據了娛樂休閑行業70%的廣告份額。演唱會、音樂節、展會等活動投放熱度高,帶動文化活動類廣告同比增幅過半。
伴隨著文化旅游市場的強勢反彈,媒體投放也顯著升溫。其中,中國廣電、東莞廣播電視臺、貴州衛視、江西商報等媒體廣告投放亮眼,推動媒體類廣告同比增長五成。
文化旅游業也推動了酒店市場的復蘇,今年1-5月酒店類廣告呈現反彈,喜來登國際大酒店、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際酒店、君璞酒店、馬迭爾賓館、廣州卓美亞酒店等廣告率先發力,帶動該品類廣告同比增長63%。
健身房市場逐漸回暖,廣告升溫,其投放量在娛樂休閑行業中的占比雖然較少,但同比增幅強勁,高達72%。
3、淄博口號將為二三線旅游城市,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從市場分布看,文化活動多集中投放一級市場,廣告占據半壁江山。旅游、游樂園、娛樂文化場所、智能穿戴、企業形象等品類更傾向投放二級市場,廣告占比均達到40%以上;媒體、智能穿戴、健身房等品類廣告在三級市場的投放占比最高。
從廣告投放現狀看,旅游業廣告明顯向二三級市場傾斜,淄博燒烤的火爆出圈,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各地文旅局局長紛紛行動起來,各出奇招,忙著為自家招商引流。隨著暑期的到來,旅游城市間的競爭將持續加劇;“尋找下一個淄博”的口號將為二三線旅游城市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從媒體投放策略看,娛樂休閑行業各品類多熱衷投放地鐵廣告和戶外LED屏廣告媒體,其中,文化活動、旅游、媒體和文化娛樂場所等品類在地鐵廣告媒體的廣告投放占比最高,均超四成,其主要面向上下班通勤的年輕主流消費人群。酒店、企業形象類廣告對戶外LED屏廣告媒體青睞有加,主要因戶外LED屏廣告媒體位置優越,地處繁華商圈、交通主干道等黃金地段,視覺沖擊力強,有益于幫助品牌樹立形象,大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娛樂休閑行業中游樂園、智能穿戴更傾向投放電梯視頻廣告媒體,媒體份額超五成,主要面向寫字樓、中高端住宅等領域的主流消費人群。
今年上半年,文化、旅游、游樂園、酒店等娛樂休閑行業明顯向好,隨著暑期的到來,文化和旅游市場將再度升溫。據悉,今年7、8月份,各地將舉辦超3000項、約數萬場次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涵蓋戲劇節、消夏節、展覽季、美食露營、非遺展演、主題市集等多種活動形式,為居民和游客帶來好玩有趣的假日文旅體驗。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有力推動了全國文旅產業持續向好發展。